如果没有生孩子的政策限制,你打算生几个?
这不是玩笑,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可能即将到来。
前几天,国家卫健委就全国人大代表《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》作出答复:东北地区“可以探索”全面放开生育限制。
为啥会有这样的政策呢?
看完这组数据你就明白了:下面是2016-2020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数据
2016年新出生人口:1786万
2017年新出生人口:1723万
2018年新出生人口:1523万
2019年新出生人口:1465万
2020年新出生人口:1003.5万
数据来源:《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》,《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》,国家统计局数据
2020年跌得太猛,跌了400多万。照这个速度,追上隔壁那个生育率全球最低的韩国也就是时间问题了。
这届年轻人为啥不愿意生娃?
养娃贵!
养娃就是一场烧钱大战,娃的吃喝拉撒,分分钟都在烧钱,稍微大点各种早教班、兴趣班堪比碎钞机,到了上学的年纪一个学区房就把父母压得喘不过气。
很多父母说,生娃后生活质量会出现明显下降。
没人带!
生娃容易养娃难,最难的就是没有人带。在小孩能够送到幼儿园之前,谁来帮助照护小孩?在我国,0-3岁阶段的幼托机构几乎为零,对很多双职工家庭,如果没有父母一辈的帮忙,几乎没有可能靠自己独立抚养小孩。
不是不愿意再生,是生活已经把人耗干!
社会并未真正认可妈妈的价值!
似乎当妈后,为孩子牺牲是理所当然的,妈妈的时间、精力、甚至工作爱好都要为孩子让步!妈妈要求自我是自私的。甚至在有些人眼中:全职妈妈=在家休息,职场妈妈=不负责任。
“妈妈”某种意义上变成了束缚。
这次国家卫健委的回复中,这些问题都考虑到了,足见政府鼓励生育的决心,比如加大对托育服务机构投入,培养幼师队伍,甚至“明确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”、“协调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开发产品”等等。
当然如此细致且大力度鼓励生娃的也不止咱们国家,早早就面临生育问题的一些国家比如德国、俄罗斯、韩国等在这方面也非常下血本,比如有些国家产假+育儿假最长3年。
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了鼓励生孩子,各个国家有多拼!
德国:生孩子送房
德国的生娃津贴,不仅名目繁多,且数额不少。
1. 儿童金+生育津贴+父母金:生的越多,补贴越多
目前德国的标准是每个家庭的前两个孩子每月都能领取各204欧元(约合1500元),第3个孩子可领取210欧元(约合1600元)。如果还有其他孩子,每人每月可领取235欧元(约合1800元)。
更让人羡慕的是,这部分儿童金,每个孩子都可以拿到18岁,18岁以后如果要继续读书,可以拿到25岁,如果没读书也没找到工作,可以拿到21岁。羡慕到吐血~~~
产前6周到产后8周,可以领取生育津贴,基本是休产假前到手工资的平均值。
从分娩第一天开始,新晋父母可以每个月领取父母津贴,大约为工作前到手工资的65%左右,且在不断增加。
2. 住宅儿童金:一个娃9万
2018年德国开始实行住宅儿童金。主要是为了帮助多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购买自住宅产。真·生孩子国家送房。每名子女能够获得总共1万2000欧元(约合9万元),分十年以每年1200欧元的份额发放。
3.从托儿所到读博的教育:全程免费
在德国大部分的联邦州中,学生从托儿所到攻读博士的公立教育都是免费的。
俄罗斯:3年超长产假
1.法定节假日:怀孕日
为了鼓励国民生育,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将每年9月12日设为“怀孕日”,这天所有已婚夫妇可以不用上班,在家专心“造人”。
2.超长产假:3年
俄罗斯妇女带薪产假非常长,为3年时间。
3.超高补贴:生一个补3万
生育一胎的俄罗斯妇女津贴高达34万卢布(约合2.9万元),如多次生育,每胎津贴则接近45万卢布(约合3.9万元)。
瑞典:生娃津贴拿到手软
1.产假:父母双方一共480天
在瑞典,父母有权在生育或领养孩子后享受 480 天的带薪产假。虽比不上俄罗斯的超长产假,但也足够陪伴孩子到1岁半了。在480天产假的390天中,父母有权领取正常工资的近 80%。
孩他爸也有产假。瑞典规定父母每一方都有权享受480天带薪产假中的240天。而且,每一方都有两个月的专属假期。如果父亲,或者母亲,决定不休这两个月的假,那么他/她也不能将其转让给自己的伴侣。
2.子女津贴:领到孩子16岁
政府每月还提供额外的子女津贴,直至孩子年满16岁。2013年,这项津贴的标准是每个孩子每月1050瑞典克朗(约合800元)。父母可以用这笔钱来支付照顾孩子的费用。
3.免费教育:幼儿园到高中
6至19岁的孩子上学(幼儿园直至高中)都是免费的,还有免费午餐。
4.免费医疗
在瑞典大部分地区,20岁之前的医疗保健(包括牙科保健)基本上是免费的。
韩国:8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可以每天少工作一小时
1.养娃津贴
对养娃家庭直接提供补助;从怀孕到出生头一年,都有津贴。比如首尔每月为养育5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提供约88美元的补贴。
2.向儿童游乐中心、托儿中心等投入补贴资金,使其提供低价服务。
3.缩短最长工作时间,从原来的每周68小时减少至52小时;允许抚养8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每天少工作一小时。
话题讨论:
看完各国的生育鼓励政策,你有什么感想呢?
也可以大胆想象一下,有什么样的生育政策,你会愿意生二胎、三胎,乃至更多娃?
评论 ·